11月18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iSTAR”調研隊赴喻園小區及光谷中心進行了社會實踐調研,本次調研主題為“科學防疫 弘揚抗疫精神”。
下午1點鐘,“iSTAR”調研隊成員先后前往湖北省武漢市光谷中心和華中科技大學喻園小區進行了街頭采訪調研。本次采訪內容主要關于“抗疫英雄”、“耳邊謠言”、“科學防疫”及“感動的事”。采訪人群較廣,涉及較多行業,年齡跨度較大。為提高市民積極性,了解實際情況,該調研小組還精心準備了一些小禮品,引來了較多路人的積極參與。
經現場調研知,大量市民對于科學防疫知識的學習已十分到位,對于各位英雄的事跡也有較全面的了解,可切實感受到熱心市民對于抗疫英雄的欽佩和感激之情。實踐小隊對于當今社會的“幸福感”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查,有非常多的市民提到了“安全感”,表示為身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這樣的一個國家而慶幸。一位路人表示:“即使疫情再次爆發,我們也完全不怕,因為我們有最貼心的黨,最團結的人民,最健全的醫療體系。當然,疫情在我們國家再次爆發是不可能的。”
據悉,本次活動為該實踐調研小組的第二次社會實踐,此前曾對疫情期間第一位解剖新冠肺炎患者尸體的劉良教授進行過采訪。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中,該小組成員積極參與,精心策劃,認真調研,并對“科學防疫”知識進行了宣傳,對于“抗議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對日后科研、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文|李安明)